“以前过端午节,都是在老家农村,没吃过粽子,都是煮个鸡蛋。没想到在郑州扫大街,人家还给我们环卫工提供免费的粽子吃,真好。”5月29日早上6时许,在郑州市郑密路公益爱心粥屋,年过六旬的吴殿臣夫妇吃着粽子,脸庞写满幸福。 在这个爱心粥屋,80多名环卫工每天早上可以吃上爱心早餐,有时候是稀饭馒头和炒菜,有时候还有糊辣汤。29日早上,除了正常的早餐外,他们每人都吃到了粽子。早餐结束,每名环卫工都收到由爱心企业提供的一提粽子和两瓶矿泉水。 “人家真是好人,不光让我们吃,还让我们拿。”一名环卫工高兴地说。 环卫工啃干馍喝凉水让人心疼 汽修店开始免费提供早餐 这家爱心公益粥屋,位于郑密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西南角处,其发起者是谭双有、梁国凤等人。 谭双有今年43岁,是一名退伍转业军人,在工人南路开了一家汽修厂。2013年7月的一天,他无意中发现打扫街面的环卫工,为了节省生活开支,买几个馒头啃干馍,渴了对着自来水龙头,喝几口。这让他很心疼。 “我出生在洛阳农村,大小吃过不少苦,深知他们的不容易。”思想上受到触动后,谭双有决定凭借一知己之力,帮他们一把。 按照谭双有的构想,市民到汽修店补轮胎、四轮定位等不收钱。根据个人的意愿,受惠的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捐助些善款,用作为环卫工买早餐。而这笔善款,不能超过汽修店为修车者提供的免费补胎和四轮定位的费用。修车者捐献善款,全靠本人意愿,不强求。就算客户享受了免费补胎和四轮定位服务,不愿意捐献爱心善款,汽修店也不勉强。谭双有再让环卫工自己选饭店吃早餐,饭店拿着环卫工吃饭的凭证到汽修店结账。 该模式运行近4年来,引起工人路、航海路、嵩山路、桐柏路的环卫工关注,每天有数十人就餐。 民政局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 一直热衷公益事业的郑州市民梁国凤,得知谭双有的慈善事情后,非常感动,也加入进来。 “我经营了一家公司,经常为贫困孩子、孤寡老人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看到小谭做得这么好,我想和他一起,把这个慈善事业做得更大,更有意义。”两人在一起商量怎样让更多环卫工,吃的好、吃的丰富,减轻他们的生活开支。 去年年底,二七区民政局获知他帮助环卫工人的事迹后,主动发出“邀约”,表示可以提供两间门面房,慈善事业做得更好。随后,正基集团、豫东汽修等企业和个人纷纷加入,愿意在帮助环卫工的公益事业上共同努力。大家一合计,利用二七区民政局的支持,把民政局提供的两间房做成爱心粥屋,免费为更多的环卫工提供早餐。 “两间房占地100平方左右,它在该地段,每月房租至少要八九千块钱。”谭双有说,从花钱到饭店买早餐送环卫工,转变到自己采购食材为环卫工做早餐,大伙的想法一致,就是想丰富他们的饮食。办理健康证、请专业厨师等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餐饮行业标准执行。 爱心人士梁国凤说,推动公益早餐继续走下去,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战斗”,由政府和多个企业介入进来,爱心“雪球”越滚越大。经过大家讨论,这个爱心组织有了一个名字——“众爱行志愿者”。 “公益早餐运行两个月,受益环卫工达80多人。他们来自二七、中原环卫公司。” 梁国凤说,很多志愿者每天早上比环卫工起得更早,凌晨爬起来到爱心粥屋为环卫工做早餐。但是,能得到环卫工的认可和民政局的支持,说明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
来自: 映象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