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豫西北的河南济源市,因济水之源而得名。这座城市发展史犹如一部浓缩的中小城市工业史。从20世纪50年代小钢铁、小冶炼等“五小工业”艰难起步,到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济源靠构建起绿色、循环、创新的生产体系,实现小城工业长青。 把握一个风口:绿色经济 早上9点,豫光集团工厂内,巨大的机械手将堆积如山的旧蓄电池抓取到全自动生产线上。生产线的末端,塑料、高品质精铅等被精确回收。集团总经理任文艺介绍:“这是正在建设的全国首个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项目完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平均年利润1.2亿元。” 30多年前,豫光集团还是一家高能耗、高污染地方性国有冶炼企业。面对困境,企业毅然选择一条当时少有人走的路——绿色冶炼。任文艺说:“今天谈绿色、循环经济并不新鲜,但在当时,却需要预见趋势的眼力、敢为人先的勇气。” 把握趋势是企业长青的关键,然而什么是这个时代的势?记者在济源采访发现,企业不约而同选择了绿色、循环经济。济源以有色冶炼、钢铁、装备制造等看似“傻大黑粗”的产业为支柱,深入则发现:再生资源开发、产业链条延伸、资源吃干榨尽、废水循环利用、余热回收利用……才是这些企业的“内功”。 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焦化企业。“循环经济是企业的生命线”,金马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李天喜说,围绕“煤—炼焦—煤气净化—净煤气”全链条所产生的粉尘、废渣、废气和噪声,都已变废为宝。目前,这家企业年工业用水重复率达98.9%以上,固废综合利用率接近100%,每年循环利用的热能和节约的能耗折合标准煤6.5万吨。 记者看到,企业内绿树成荫,树上挂着认养牌。李天喜说:“厂区内所有树木都有认养人,认养一棵树,内心里就多一片绿荫,多一份环保的牵挂。” 今年前三季度,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3.8亿元,同比增长22.6%,居全省第一位;与此同时,空气优良天数居全省省辖市第三。 坚持一个方向:创新驱动 作为省辖市的济源有73万人口,仅与中部普通县城相当,然而却大企业林立、工业化水平高达70%。这里生产占全国产量1/4的铅、8.8%的白银,是国内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和白银生产基地。 “创新驱动是当地企业从小舢板成长为大旗舰的根本原因。”济源工信局局长翟和平说。目前,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近1/3,科技进步对济源经济社会贡献率达56%。 在豫光集团的企业史展馆里可以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在全行业首家采用全湿法金银冶炼技术、首家淘汰烧结机、首家实现双底吹连续炼铜技术工业化生产……无数个“首次”成为企业骄傲的历史。 创新不仅发生在大企业中,更引人注目的是产学研结合催生了一批成长性极强的“隐形冠军”。绿茵种苗公司是一家专业化蔬菜种子生产企业,其年均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8%,技术优势让企业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企业。如今,绿茵种苗每年生产的种子可种植蔬菜面积900万亩。济源白云实业公司则依靠在害虫中制造“流行病”实现生物防控,是国内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已累计获得8项国家专利。 这些企业体量不大,靠在细分领域做到行业领先,成为续写济源工业未来辉煌的有生力量。 珍视一种精神:企业家精神 济源工业发展史背后是一部优秀企业家的创业史。今年10月济源市委中心组一次学习研讨会破例扩大范围,邀请济源企业家代表参会。济源如今的工业局面,得益于一批优秀企业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得益于企业家精神在济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不贪、学憨、肯干”是万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一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豫光集团董事长杨安国率先在行业提出绿色冶炼,历经20余年科研攻关,搬掉挡在冶炼行业面前的两座大山——工艺落后、环保差。 珍视企业家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提供良好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济源正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先证后审”改革,实现“只进一个门、只见一个人、一次就办妥”。 为激活创新活力,济源市还持续对实施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2016年度共实施奖励项目100项,奖励总额达686.2万元,为历年最高。
来自: 新华社 ;王文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