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集山区、库区和移民大县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线工程通水后,如何在保护水质的同时,让库区农民富起来,成为淅川县委县政府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通水近三年,淅川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 秋末冬初,丹江口水库沿岸红绿相间,一片丰收景象。在淅川县盛湾镇丹圣源软籽石榴基地,乡亲们正在采摘最后一批丰收的果实,瓦房村贫困户高国奇高兴地给记者讲起了这几年他们家的变化。 我们五年前,把三亩多地流转给软籽石榴合作社,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主要施肥除草打药采摘修剪,我俩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 高国奇越说越高兴,兴奋之余还给记者算起了家庭收入账。如今,夫妇俩一年中有十个月都在基地里忙活,两个人的务工收入,加上地租收入,今年已经超过了4万元,这对于以前属于贫困户的自己来说,真是想都没敢想的事儿。 我觉得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两口子也会用自己的辛勤双手尽快脱贫致富。 高国奇的信心来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近几年,淅川县为保水质,在环库区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脱贫致富。说起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这和当地的石榴种植真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这里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宜软籽石榴的生产,结合淅川实际,我们把软籽石榴作为一个富民的产业,我们来系统地打造。 丹圣源是淅川县发展较早的软籽石榴基地,占地3000余亩,公司与当地161户贫困户签订带贫脱贫协议,在充分利用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利用反租倒包的形式激发农户参与生产的积极性,提高贫困户收益。 凡是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收益,一个是地租收益,二是到户增收资金托管收益,第三个是通过务工收益,四是通过分红收益,通过这四种收益,贫困户可持续稳定增收,企业也能得到长期发展。 在推动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中,淅川县灵活使用土地流转、“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出万亩特色软籽石榴产业基地。在淅川县九重镇仁和康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软籽石榴基地,进入初果期的6000多亩石榴效益初显,还有1.2万亩基地正在建设中。 (试挂果期)今年的产量每亩地大概有800斤左右,今年的营业额大概在4000万左右,明年的话,石榴树长一年的话会效果比较好,可能一亩地的话会有1500斤左右,效益比今年要翻倍翻两倍左右。 张河村村民杨凤安三年前将家里的六亩地承包给了仁和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几年,靠着在基地务工和地租收益不仅清了负债、还添了存款。 一个月干个20多天活,挣个一两千块钱,这一年下来要挣个两万多块钱哩。这我都在家门口、一年这光加上地租带我地里这干活,一年都要收入两三万块钱哩。 仁和康源石榴基地目前有贫困户98户、441人,不远的将来,他们还将共享丰收的成果。按照淅川县推行的“利益共享”原则,在果树成长期为农户提供补贴,在盛果期按1:4:5给予村镇、企业、农户分成,同时采取“五统一”的办法,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事活动,统一收购、统一品牌,极大提高了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确保了农户种植中后期收入的稳定性。 这真是就是像人家说的一棵摇钱树,一棵结百十斤,一亩地100多棵,你按现在这个市场价来说,一棵树上卖个七八百元了,这以后的生活可真是不可思议。 截至目前,淅川县灵活使用土地流转打造的万亩特色软籽石榴产业基地,已经先后带动4000多名贫困户年增收一到两万元。 通过今年和明年的努力,我们准备软籽石榴这个产业从4万亩,发展到10万亩,真正成为有淅川特色的一个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更让大家增强了未来发展的信心。 未来的话我们这一块准备打造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一个田园综合体,打造一个农民增收、集体受益、包括我们龙头企业越来越壮大的这样一个共赢的局面。 加强辐射带动,扩大经营规模,带动更多的家乡父老走向富裕之路绿色之路。
来自: 河南电视台 ;王文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