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原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汉画百戏 杂技中原

2022-7-20 11:32 | 评论: 0|来自: 璀璨中原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汉画百戏 杂技中原

摘要: 学术界对杂技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杂技源于秦汉百戏,百戏源于战国角抵。因而,杂技又有“大角抵”“角抵戏”“散乐”“杂耍”“把戏”等叫法。   开场、画锅、使扣、撂明地、摸杆、搭棚、赶堂会……这些“ ...

引子:异彩纷呈多幻变

  在南阳汉画馆里,有这样一块画像石:一男子一只手摇着拨浪鼓,另一只手还能跳接12个小球。看过的人都会惊叹:原来古时候就有这样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了。

河南博物院“汉代斜索戏车画像砖”。

南阳汉画馆镇馆之宝“许阿瞿”的百戏表演。

  杂技在中国源远流长。学术界对杂技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杂技源于秦汉百戏,百戏源于战国角抵。因而,杂技又有“大角抵”“角抵戏”“散乐”“杂耍”“把戏”等叫法。

  开场、画锅、使扣、撂明地、摸杆、搭棚、赶堂会……这些“行话”,说的就是杂技。

  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这些是杂技的“绝活”项目。

  河南作为中国杂技艺术主要发祥地,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在《庄子》《列子》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中原杂技的记载。从汉唐宫廷艺术的鼎盛,到勾栏瓦肆的繁荣,从“走马卖解”的凋敝到“杂技外交”的担当,作为“百戏之都”的河南,见证了杂技艺术的每个重要发展节点。杂技艺术,从古至今,熠熠生辉。

  史话石说 见证古老技艺

  “(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汉书》

  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从原始人挥动粗壮的手臂制造工具的那天开始,就能依稀看到杂技的影子——

  采集果实,需要攀藤爬树;追逐野兽,需要奔跑投掷。后来的投壶、射箭、流星索等项目,从中有踪迹可寻。

  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杂技已经萌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许多精美的空心圆陶球,内装沙粒,摇动时沙沙作响,应是表现手技的道具。

  随着社会变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杂技在力技(扛鼎)、形体技巧(跳剑)、耍弄技巧(口技)、驯兽等方面初具雏形。秦代,角抵戏正式登场。汉代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与西域各国关系友好,促进了文化大交流,终于在东汉形成多彩“百戏”。

  借助于近代考古发掘,我们有幸一窥古人百戏风貌。

  南阳汉画馆,是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的汉画像石博物馆。馆藏画像石近3000块,其中重要内容是角抵百戏。百戏在东汉宫廷和达官贵戚之中已非常流行。画像石刻画的,既有投壶宴饮、斗鸡走狗的享乐场景,还有飞剑、跳丸、倒立、吐火、耍坛子、长袖舞等杂技表演,见证了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融合。

  走进南阳汉画馆,细细观摩“角抵”展厅的一块块画像石,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不仅有“斗牛士”“斗熊士”,还有“打虎英雄”“搏狮勇士”。人物或赤手空拳或头戴面具奋勇搏击,激烈的格斗场景,穿越千年岁月,仍令人感到震撼。

  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许阿瞿”画像石,刻画了年仅5岁不幸夭折的许阿瞿生前游戏场景。五人表演舞乐百戏,如飞剑跳丸、跳盘鼓舞等,为后人研究汉代百戏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史料。

  汉画馆的藏品中还多次出现形态优美的“倒立”表演场景。《中国杂技史》作者傅起凤认为,这说明汉代“倒立”技巧已相当精深,为中国“倒立”技巧至今走在世界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代斜索戏车画像砖”,表现的是中国杂技史上的经典绝技。画面中有两辆戏车,被飞奔的骏马拉着前行,前车上的艺人正在表演倒立、圆球上跳丸等绝技,后车上的艺人在一条倾斜度为50度左右的斜索上“踩钢丝”。这项1800年前的大型戏车表演绝技,现已失传,后人只能从这块画像砖上,窥得当年的表演是多么惊心动魄。

  百戏是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理解的视觉艺术,很适用于外事活动。因此在汉代被推上外交舞台,成为文化交流中走在前列的艺术形式。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举办过声势浩大的“大角抵”表演,招待外来使臣。而他国使团来访时,也会带来杂技幻术表演者,部分精彩技艺如吐火、结绳、吞刀、都卢寻橦等,很快被中原艺人吸收,使得汉代杂技艺术更精彩丰满。

  在南阳汉画馆,不少画像石也记录了这一事实。“看,这是位胡人,他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正持钩驯象。”讲解员说。

  画像无语,历史有痕。画像充分证明,东汉时驯象技术已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瑰宝。

  百戏之都 隋唐盛极一时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唐·白居易《立部伎》

  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以中原杂技传统节目为基础,各民族之间频繁交流,兼收并蓄。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猿骑”“五兵角抵”和大批高空节目,加之又引进西域歌舞、杂技幻术,使得技艺更充实。

  隋唐时代,洛阳发展成“百戏之都”。隋炀帝在洛阳聚集乐工三万余人,其中半数为百戏艺人。专业队伍巨大,演出盛况空前。

  公元606年,隋炀帝在洛阳芳华苑举行首场“百戏大会演”,招待使臣。内容有幻术“黄龙变”“扛鼎”“耍大缸”“竿技”等,标志着宫廷杂技极盛时代的开始。之后演出规模越来越大,每逢万国来朝,都要上演百戏盛会,演员上万人,队伍绵延七八里长。演出装备奢华,不仅演员,观众也要穿锦绣花衣,竟至“两京绘锦为之中虚”,卖断了货。

  这种超大型的演出规模,世界戏剧史上实属罕见。

  进入盛唐时期,国家的兴盛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具有历史传统的杂技,在洛阳掀开了辉煌一页。

  唐玄宗在洛阳明义坊设立两个教坊,主要培养百戏人才,直属宫廷管辖,可谓是百戏“国家队”。当时杂技节目多达一百多个,流行有“叠罗汉”“戴竿”“乔装动物系”“马戏”等,技艺高超,高手云集。

  唐代独多女大力士,杂技内行谓之为“底座”者,能承巨重。最为有名的“戴竿”三原王大娘,长竿上能载十八个人而行,“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这样的神力之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听起来洋气的“国际大马戏”,回河南才算回到了老家。马戏是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唐时期洛阳城,演出已达到极盛。唐玄宗曾在洛阳天津桥“设酺”,为期三天,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观看演出。不仅有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百戏,又引大象、犀牛等入场,巨兽能随乐而舞。

  对此盛事,文人描述颇多。诗人陈子昂曾有诗记载洛阳盛会:“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云凤休征满,鱼龙杂戏来。”张祜《大酺乐》:“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可见当时演出盛况。

  隋唐时期的洛阳,是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国际交往频繁,对杂技的需要增加,同时,中原杂技也随同中华文化向四方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地区杂技、乐舞的进一步交流融汇。

  踏着丝绸之路而来的胡人,不少以表演百戏谋生。这些卷发碧眼的美女,善胡旋舞,是当时的“网红”,西域风情的艺术表演,引得观众流连驻足。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推动百戏在盛唐达到了艺术鼎盛时刻。

  

来自: 璀璨中原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汉画百戏 杂技中原 ;河南时代英模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