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璀璨中原网:新星闪耀中原——走近河南科技人才“星云团”

2022-8-2 16:39 | 评论: 0|来自: 0 璀璨中原网:新星闪耀中原——走近河南科技人才“星云团”

摘要:   7月25日,国内第一个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上市。由河南科学家常俊标教授领衔,成功研发出的这款1类创新药,将为抗疫开出中国“药方”、作出河南贡献。   “从药物设计到实验室研究、从临床试验到获批 ...

制图/张燕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习近平

  □本报记者 柯杨 史晓琪 冯军福

  季夏时节,河南面向世界,响亮讲述创新故事。

  7月25日,国内第一个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上市。由河南科学家常俊标教授领衔,成功研发出的这款1类创新药,将为抗疫开出中国“药方”、作出河南贡献。

  “从药物设计到实验室研究、从临床试验到获批上市,阿兹夫定诞生过程的每一步,都得益于河南越来越完善的创新生态链,得益于我们越来越丰厚的创新土壤。”常俊标深有感触地说。

  在他看来,现在是科学家最好的时代,奉献全部身心推动创新,是个人之幸,也是家国之福。赞誉如潮他淡然以对,几乎连一天都没有休息,立即带领团队投入另一款创新药的审评工作。

  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医疗康复、绿色食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创新生态新一轮重塑、河南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河南科学家群体悄然崛起,在不同领域集体“绽放”。创造一个个“第一”、打破一项项垄断、一次次填补空白,他们刷新了河南“古朴、土气、以农为主”的传统形象,让“创新”成为河南的最新标识和醒目前缀,也为中原大地奏响创新主旋律最强音。

  由科技人才担纲“主笔”,河南期待写就不负未来的新答卷。

  河南版图星光灿烂

  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投入使用,中国盾构机走向世界;

  17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彰显河南创新力量;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所培育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超3.5亿亩;

  3批32项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防疫一线;

  盾构、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流感疫苗、食品加工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等品种选育居全国领先水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河南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特别是一批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一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创新、一批新兴产业“迭代”未来产业“抢滩”的“朝阳创新”,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描画出新的景色和风采。

  这是省委、省政府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催生的成果,亦是河南科学家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敢闯无人区的胆识,勇攀科学高峰结出的硕果。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书写在日新月异的中原大地上。

  他们胸有家国,善养浩然之气。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突破ITO靶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中国ITO靶材产业化技术自主创新体系,迫使国际同行ITO靶材降价80%,让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仰人鼻息、ITO高端靶材价格看人脸色成为历史。下决心啃下“硬骨头”,原因就是6个字:国家战略需要。

  他们攻坚克难,勇于挑战前沿。

  耐磨材料领域专家、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主持完成“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创造多个“世界之最”,使我国跻身世界一流大型铸锻件生产强国。他告诉学生,世界科技舞台上,中国人曾经习惯坐后排,要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靠前坐,从参与迈向引领。

  他们沉下身子,矢志献身科学。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院士,醉心科研38载,培育出50多个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他翻烂英语字典,摸清野生花生种研究的“家底”,创制出一批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面对各方夸赞,他只平常一句:“我能够率先成功,关键在于专注。”

  他们奖掖后学,甘作红烛人梯。

  中原学者、河南大学教授杜祖亮率实验室成员日夜奋战,在蓝色QLED以及兼具高效高亮度方面,一批关键技术指标取得突破,保持着目前世界最高纪录。早在10年前,他就在实验室启动了人才培养“A计划”。10年过去,这个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的计划,已经培养出5位国家“四青”。

  “不爱国就做不好科研。”

  “科学家首先得是‘探险家’。”

  “有人说我傻,但我自己知道值得。”“不培养后人,哪儿来的后劲?”

  ……

  谈到专业滔滔不绝,日常表达却木讷少言;精神上追求富足满足,物质上却不在乎不讲究,这成为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勾勒。在漫长的科学研究中,在寂静的攀登之路上,他们凝聚着探索经验和智慧的“星语”,以其严谨、专业、有担当、有前瞻性,有利于祛除当下社会一些浮躁、懒散之气,因此赢得广泛的倾听与思考,甚至在“95后”“Z世代”中“圈粉”无数。

  “大先生”王泽霖、“花生院士”张新友、“芝麻育种领军人”张海洋、“林学英才”范国强、“盾构总工”洪开荣、“百岁医者”张效房……在这个使命光荣挑战严峻的时代,在这个击鼓催征建功立业的时代,河南创新队伍的“星云团”越聚越庞大、越聚越明亮,成为流光溢彩星辰大海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顶流”、眼里最亮的“星”。

  中原水土独特滋养

  “左脚开步,两手下沉……”今年北京冬奥会上,一款名为“AI太极”的“黑科技产品火了。一大批外国友人跟着数字“师傅”,有模有样练起了太极拳。项目技术负责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任海川,随之走入公众视野。

  在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5年前,他毅然决然选择回河南,到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当老师,带领学生在全国及世界级机器人大赛上屡夺桂冠。

  走近河南一线科技工作者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存在某些独特的精神气质——多了一分低调淳朴、原创劲头和恋家情怀。他们对基础研究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力,对原始创新有着坚韧不拔的执着,对中原沃土、农民农村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知天命之年的玉米研究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汤继华,戴个大草帽,两脚都是泥,钻进青纱帐,认真记录叶片、株高、穗型、根系每一个变化,如同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他有点小得意地告诉自己的研究生:“知道夏天最凉快的地方是哪儿吗?就是玉米地的地头。”

  于是我们看到,一批手握数个专利的大家,即便一个专利就能卖到数千万元,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奔跑在科技“无人区”。用郑大一附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教授张毅的话说,没有足够多甘坐冷板凳的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疯子”,河南就很难摆脱跟跑局面。

  于是我们看到,家乡的召唤如同牵连的根,总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子”们的选择。一旦“家里”有需要、有召唤、有位置,他们宁可放弃在外优渥的条件,从世界各地逐梦而来。“走不出的故乡”,深深植根在河南人的基因里。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归来吧!”

  去年12月28日,在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现场,省委书记楼阳生向海内外创新人才发出诚挚邀请,一声深情呼唤,引来如潮掌声。

  不惟建树颇多的科学家,更多年轻人学有所成后,选择回老家河南创业就业。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刘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秦臻、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孙凯、安阳县马鞍山森林公园总经理武政……他们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绽放光芒,却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与家乡“双向奔赴”。

  “这里大有可为,而我回来也将大有作为。”清华大学博士程少博深有感触地说。他放弃了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美国的工作机会,今年年初入职郑州。

  此前经过实地探访,他发现这里的高校不少科研设备都很先进,实验条件实现了和国际接轨,对青年人才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不仅如此,这两年学术大师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他们在出成果的同时,也能带动下一代成长。

  历史上的中原,曾创造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

  时至今天,中原厚土的孕育、中原文化的滋养,再加上创新大潮的澎湃、使命责任的召唤,共同造就河南科技人身上鲜明的禀赋。

  这禀赋,总能在关键节点迸发耀眼光芒。恰如黄河之水,势不可挡。

  创新自信从何而来

  滴水润草,池水育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没有科教大发展和人才新集聚,河南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

  “河南上下不仅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有着充分认知,而且对其理念、逻辑、方法和路径,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有区域经济研究专家这样评价。

  2022年6月5日,一个值得载入河南高等教育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受聘担任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齐齐迈入院士校长领衔时代。

  最近一段时间,河南多所高校“佳音”不断,顶尖科学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纷纷加盟,这对于培养河南本土一流人才,对于提升相关领域科研水平,对于打造创新高地的带动效应,对于彰显河南创新的诚意形象,都释放出积极信号。

  无论是奋勇争先,还是更加出彩,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也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高出全国0.6个百分点。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累计增速低于全国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河南经济增长曲线,再次站在了全国平均线上方。

  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条路,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铺就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跑道。经济大省顺时代之势、应国家所需,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成为关键环、中高端、压舱石,为服务全国大局尽责任、作贡献。

  然而在推进科技创新上,河南不仅面临“普遍性问题”,还面临自身需要应对和解决的“特殊性问题”。困难度、复杂性、紧迫感,与其他省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经,科教高端要素匮乏、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是河南的突出短板。坐拥一亿人口,顶尖人才却屈指可数;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而博士学位授权高校仅有9所,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仅占全国的0.93%。

  群星闪耀,才能点亮苍穹。众流汇聚,才见江海奔腾。

  ——河南人是能够出大师的。

  ——河南科学家是能够问鼎殊荣的。

  ——河南是有实力办成很多事的。

  最近,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学军由衷感到,现在和以前明显不同了,身边有一种“势”、一种“场”越发强大,那就是搞创新越来越自信了。

  “不管是对奥秘探索者、技术难关破解者,还是对传统印象中的创新洼地河南,建立这种自信都特别重要。”他认为。

  坚定创新自信,河南靠的是决心和毅力。2021年9月22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规格之高史无前例,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10个月的时间里,两批六大省实验室挂牌运行;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三位一体”高速运行;高校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双一流”建设规划清晰队伍扩大……河南立足实际、找准问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坚定创新自信,河南靠的是机制和体制。

  不看官位看学术,不看级别看本领。省实验室推行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首席科学家制,赋予其组建科研团队、确定内部协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经费使用等自主权,为科学家“松绑放权减负”。

  你有难题“发榜”,我凭本事“揭榜”。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谁能干就让谁干,调动各方智力潜能。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考虑到原始创新研究周期长、出成效慢,中信重工探索建立了一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让创新团队更有干劲。

  去年年底,由中信重工制造的目前亚洲最大负载125MN预拉伸机组,成功拉伸第一张铝合金板。一个总重约3900吨的大家伙,加工尺寸公差却要求比头发丝的六分之一还细,这背后尝试多少次、失败多少次,中信重工矿研院加工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徐侠剑最清楚:“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善败者不亡’,有了不怕失败的氛围,我们才能成功。”

  出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河南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坚定创新自信,河南靠的是环境和服务。

  有创新的种子,也要有创新的土壤。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环境与人才的关系好比是作物与土壤:种子的发育、作物的生长都依赖于土壤,贫瘠的土壤不可能培育出壮实的作物。”

  “拴”得住人心,留得住人才。除了提供“真金白银”支持外,郑州、洛阳等地聚焦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琐事”,为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解除后顾之忧。尼克·莱蒙从英国来到河南后,致力于肿瘤研究,一待就是17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婉言谢绝别人的致敬,表示反而是自己该致敬脚下这片“土壤”。“我们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和支持,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点事情。”他说。

  丰沃的中原大地上,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竞相奔跑。“七十不为稀,八十不算老,九十更加油”,各路人才走到科技创新的前台、走上事业发展的舞台,创新的脚步更快了,探索的劲头更足了,创造的激情被愈发点燃了。

  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华山一条路”,舍此别无他途。

  在这条充满艰辛的路上,创新者的身影就是点点星光。星光绵延,照见山河雄浑;登临绝顶,方知风光无限。

  中原沃土,新星璀璨。

  创新河南,未来可期!

来自: 0 璀璨中原网:新星闪耀中原——走近河南科技人才“星云团” ;河南时代英模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