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国内背景简介 国际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国联合应对。各国发展阶段、科技水平、所处环境不同,应该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努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国内背景: 中国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紧迫任务。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气候变化合作,同时也致力于在国内通过政策和技术创新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新特征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如: 发生时间提前:例如,2023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表现出时间提前的特征,欧洲西南部、北非、东南亚、巴西等地在春季就发生了极端高温。 复合性增强:多地同时发生的高温事件正在增加,形成空间复合型热浪;同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表现出时间上接连发生的复合性特征,比如旱涝急转。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 产量和品质下降: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研究表明,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四种主要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的单产可能平均减少25%。 生产成本增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农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如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种植结构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界限北移。例如,从1949年到2010年,气候变化已经使中国水稻种植界限向东北方向移动了370公里。 适应气候变化基本概念与途径 基本概念:气候适应是指通过应对现有和预期气候变化影响,以减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措施。 适应途径: 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通过选择和培育耐高温、耐干旱、耐水浸等特性的新品种,增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调整种植结构: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选择更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田的节水利用率,采取灌溉技术改进、水资源调度和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等措施。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农业适应国家政策解读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支持耕地地力保护,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 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适当弥补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支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持续行动来共同应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