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精华 路银龙创立:古法中医康养八法 (记者李新民 通讯员张文英 王超伟) 河南中医文化的历史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在这里同样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这片土地就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中的伏羲、神农等上古先贤,他们的医药活动虽难以确证,但却开启了中华民族对医药探索的先河,为后世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南见证了中医药文化的繁荣。东汉时期,医学发展迅速,诸多医学著作和理论不断涌现。洛阳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医者汇聚,为中医药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虽不是洛阳人,但他的医学思想在洛阳地区广泛传播,对当地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指导。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的中医药文化继续发展。众多医家在此著书立说、悬壶济世,使得中医药知识得以进一步普及。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东都。官方对医学的重视以及医学教育的开展,促进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推动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许多医学著作在这一时期问世,记录了当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研究成果。 到了宋金元时期,医家们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明清时期,洛阳的中医药行业更是呈现出繁荣景象,各类医馆、药铺遍布城乡,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医疗服务。路银龙教授便是这片土地上近代中医康养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 路氏古法康养 近日,由路银龙、路程主编的《中医康养学》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契合我国大健康战略及康养产业发展精神的实用性系统教材,备受健康学科教育与康养产业从业者等人士的关注。“这是我从医、从教39年来的最大心得和最优奉献!”今年62岁的路银龙说。身为路氏古法康养疗法创始人、高级康养产业管理策划指导师、高级中医康养(疗养)诊疗师的他,秉承“大医仁医”精神,倡导“顽病不在三分治,健康全凭七分养”的理念,独创路氏康养八法体系。对多种久治不愈的痼疾进行调治疗效甚好。路银龙说:本次出版发行的《中医康养学》依据党中央、国务院《21世纪医学发展纲要》编写,旨在满足我国健康管理、康养职业院校等健康学科教育所需。该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为蓝本,融入洛阳路氏古法康养理论体系,针对各类慢性痼疾及医治无效的病证,遵循“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传统实用技法,总结出独具中医鲜明特色的“三基”“四性”“五因”“八法”康养理论体系,是对传统医学内治、外治、内调、外调、标本兼治的系统性技术总结,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补充,是现代疗养学和康养学模式走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补充。从内容来看,该书以中医药理论为根基,秉持“整体观念”“辨体施养”“恒动观念”等学术观点,全面介绍中医康养学概念、分类以及“健康源于生活”的康复调养思想、“康养八法”的临床操作运用。 路氏古法康养八法,即“神疗、食疗、茶疗、饮疗、药疗、体疗、水疗、功疗”,以下是具体介绍: 神疗:主要是解七情之偏,舒六欲之弊,阔窄小之心,调气血之乱。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心理平衡,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食疗: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配备合适的药膳和食疗药物,包括选择食材、确定烹调方法、规定食法食量以及明确饮食宜忌等,以饮食调理来改善身体状况。茶疗:调配具有特定功效的药茶,将药物与茶相结合,通过煮泡、饮用等方式,依据个人情况确定饮法、茶量及注意事项,发挥茶疗对身体的调养作用。饮疗:针对果蔬酒醋等饮品,了解其固有特性,辨别寒热属性,辅助药食补泻。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需求,合理选择饮用,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药疗: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用丸散丹酒等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常用中成药以及自酿功效酒等,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失衡状态。体疗:运用砭灸贴敷、推拿点穴、气功导引、正脊理筋疏导等方法,通过对身体体表的刺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水疗:利用水的温热之性,让水流灌注周身,以行脏腑之郁,通经络之堵。通过沐浴、熏蒸等方式,使身体在温热的水环境中得到放松和调理。功疗:依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功法进行锻炼,如易筋经、五禽戏、哼哈内养功等,也包括有氧有效运动,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全书分为上篇总论,涵盖导言、康养思路与原则;中篇理论,详细阐述“三基”“四性”“五因”“八法概要”等内容;下篇各论,则聚焦中医康养操作概论、临床常见十一大类病证调养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助于中医药保健养生、康复调治科学技术的完善,尤其对“中医治未病”“慢性病治疗”“疑难症调养”等问题起到专业系统的指导作用。 传道受业师介绍: 个人简述:路银龙,字逾,号医文,别号溪隐居士,汉族,本科学历,中医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路氏古法康养疗法创始人。自幼出身于豫西古镇大石桥的耕读世家,承家教、禀师传、乐医事、善诗文。大学师承毕业后曾在洛阳地区中医院、水利电力部三门峡疗养院、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疗养院、洛阳市中医药学校、洛阳理疗康养专业学校、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等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任职38年,受教学生三万余名。兼任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治未病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黄帝内经》研究院院长、河南省中医药促进会理事、洛阳市亚健康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主要业绩:参编出版《中医文献学辞典》一部、创办全国第一所中医理疗保健专业学校、编印中国第一部《中医物理疗法学》保健专业教材、策划指导创办中国第一家亚健康防治院、出版《亚健康研究》、《中医适宣疗法》《平乐正骨正脊教程》《溪隐居士诗词集》等8部。20多年来致力于医学边缘学科研究创新,曾指导策划大中型康养、养老、疗养等项目12个;根据中医师承政策,全国各地路氏康养亲传弟子40余名,设立中医康养大师工作室两个。
上海雪儿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