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克尔·J.戴蒙德的《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身的父子关系》中,“成年早期:在场边指导”这一章节,深刻探讨了此阶段父子关系的独特动态与父亲角色的关键转变 。 当孩子步入成年早期,他们站在了人生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要努力在广阔的世界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明确事业方向,追逐梦想;另一方面,也渴望建立起亲密且持久的恋爱关系,收获情感的归属
。就像小说里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怀揣着憧憬与不安,在理想和现实间徘徊。这个阶段的他们,看似独立,内心却十分渴望父亲的认可,希望自己在构建成年人身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无论多么稚嫩,都能得到父亲的肯定,确认自己的男子气概没有缺失
。 从父子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此前,父子关系多建立在父亲的权威和强大之上,儿子相对处于弱势与依赖的地位
。但到了成年早期,儿子逐渐走向成熟,与父亲的关系开始趋向平等,父亲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 。此时的父亲,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同伴,在儿子身边默默陪伴 。 父亲在这个阶段需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评价欲,适应“远距离父亲”的角色
。因为儿子的人生道路充满未知,父亲很难确切知晓儿子具体该如何前行,所以应把直接指导权适当留给儿子生命中其他更合适的年长男性 。但这绝不意味着父亲可以置身事外,当儿子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冒险遇到困境,发出求助信号时,父亲要像随时待命的战士,迅速给予支持与帮助
。就如同篮球比赛中,教练虽在场边,但时刻关注着场上局势,关键时刻给出关键指导 。 这种“在场边指导”的父亲角色,对于儿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儿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学习和成长,当遇到困难能从父亲那里获得理解和支持,会让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挑战 。父亲的认可,能让儿子顺利地将父亲去理想化,收回曾经投射在父亲身上的力量,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
,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 。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