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爱佑公益网
 
周口爱佑公益网
查看: 1896|回复: 1

[公益活动] 身边令人感动的人物--好媳妇尚保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5 12: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草木:“尚大姐”

       李埠口乡高山顶村的尚小然,今年52岁。有人叫她“老尚”,有人叫她“小然”,也有人因为他丈夫的名字而喊她“学艺嫂子”等等,而我更愿意随“国学文化促进会”的先生们一起叫她“尚大姐”,虽然按辈分来讲我应喊她“婶子”,当无论什么年龄、辈分的人都称她为“大姐”的时候,说明大家都折服于她了,此时的“大姐”就超出了一般的称谓含义。

我与尚大姐同住一个村子、一个胡同,庇护于一个地气、一个水系,可以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爷们”(乡里乡亲的意思)。当然了,胡同里也不只她一家,而我更心系于她,完全是因我与她丈夫很“对劲”(也就是较好的个人情感)和对她真正发现的缘故。

       要谈尚大姐,不得不先讲到她丈夫学艺叔。学艺叔是个爽朗、热心、勤劳、敞亮的人,1990年,我中师毕业后在村子里当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他眼里,可能已视此时的我为“成年人” 的缘故,也可能视我为“小知识份子”的缘故,我们就经常聚在一起了,打打牌、喷喷空(贵州叫“吹牛”、四川叫“摆龙门阵”、北京叫“唠嗑”)、蹲蹲饭场、喝喝闲酒之类的,乡土生活的自由、闲散、淳朴、真诚和率性,令人惬意、享受和温存,直至今日,令我迷恋不已、回味无穷!乡土的味道还是因为人而产生的,她丈夫之所以能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他为人敞亮、热心,我从没见过他与人红过脸,即使自己摔砖坯挣来的血汗钱借给别人打了水漂,也没看见过他与人拼命和无休止官司的行为。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热心,东邻西舍的红白喜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总能按照乡土的规矩办得周全,使主家很满意。

       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我和学艺叔的情感愈加深厚,每次过年过节回家,我都点名要他到场,不管闲忙,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就这样,时间老人用绵延之手,把我们之间无数的情愫细丝拧成了永不断绝的情感铁绳。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的20年里,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从乡土之家搬到了城市之寓;而学艺叔一家的生活变化并不大,在我的印象里,他们的身影一直在劳动中忙碌,尤其到了新世纪,孩子读书要钱、父母看病要钱、支撑门头要钱,在金钱逞强的今天,使他们更不敢一刻离开劳动,再富饶的土地也无力承担由金钱至上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他们夫妇除了种地之外,还包砖厂、摔砖坯、烧转头、跑运输等等,他们身上沾满了劳动的颜色,散发着劳动的气息。

       学艺叔在我视觉前台的存在,使尚大姐的优秀的特质被遮掩,每次见面只不过是几句乡邻间常见的寒暄,一闪而过,不像许多粘着丈夫的妇女那样,渲染着强势夺主的味道。常言道:“女人以男人为家,男人以女人为室” 。她家室的角色扮演得恰如其分,她给我总的感觉只是与全家一起劳动而已。由于尚大姐全家的谨慎、热心、勤劳、和谐,乡村婆媳之间许多尖酸刻薄的争吵、哭泣、打闹得一地鸡毛的景象,在她家里从来没有发生过,每次到她家串门的时候,墙上好媳妇的奖状总也不断地进入我的视线,但我并没有很在意,尚大姐的表现确确实实在村里众媳妇之上,关于这一点,全村人都承认,由此说来,墙上的奖状也就名副其实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无情地侵袭尚大姐家,她的公公、婆婆相继病倒,两年后公公病逝;婆婆数年卧床不起,她和丈夫的压力陡然增大,正当此时,作为全家脊梁的丈夫忽然病逝,无疑于晴天霹雳,这给尚大姐的打击是无法描述的,隔三差五的嚎啕大哭一阵,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她虽有担当的力量,却没有了精神的支柱,尚大姐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这恰恰使我得以真正发现尚大姐。

       又一个大年三十,多少年的三人饭桌,只剩下我和本家哥哥两人,席间,少了许多欢声快语,多了些许叹息感伤;少了许多推杯换盏,多了些许自娱自饮;少了许多时光如梭,多了些许时光难挨。陡然间,一阵哭声响起,令我惊起,哥哥说:是老尚婶!自从学艺叔走后,经常这样。我即刻起身来到她家,此时,陆陆续续也来了几个邻居,令我意外的是,大家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去劝说,而是站在一边静静的等待,有人看我不解,就低声说:让她哭出来吧!这样会好受些!真正的大喜大悲,语言是苍白的,眼泪是最真切的表达,看来真正熟知尚大姐的,还是这些朝夕相处的邻居。自然的,尚大姐的哭声寄予了对丈夫的无限留恋,哭后,她只重复说着这么几句话:他耽误了,他耽误了,不然他会没事的。学艺叔是在北京一家工厂里打工期间得的病,厂方知道他身体异常时,就给买了一张车票让他回来了,到家两天就病逝了。就这一事态而言,不少人说学艺叔无知、窝囊,应该让厂里负担一切。当然,厂里怯于责任的行为令人不齿,但从另一方面看恰恰反映出乡人的淳朴、无邪,这些散落在乡土里的朴素意识,正是真善美价值观重建的基础。真正令我担忧的是,我从尚大姐的哭声里读出的绝望味道,她的哭声似在一遍遍询问:怎么办?怎么办?希望在哪里?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她会陷于沮丧的深渊。然而,我的判断还是出现了偏差,当我知晓了尚大姐的所作所为后,我感受到了一个乡土妇女的坚韧和良知,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洗礼!

       现在,我把尚大姐美德行为的碎片粘合起来,完完整整地呈现给大家。

十年前,尚大姐的公公得了高血压病,卧床了两年,尚大姐和丈夫一起来侍奉,当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时,我们感觉不到缺失它时的不便与繁琐,一个人的需要当被另一个人满足时,尤其是当一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的全部需要,被另一个人尽力满足时,那个人的心用到什么份上,真不是语言能够说得清的。两年之后,公公去世了,功德圆满的走了,他走而无憾!因为施恩与受恩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3年,公公刚走,本就有高血压病的婆婆,开始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虽能在院子里活动,但身边已经离不开人,尚大姐除了与劳动为伍之外,已经成为婆婆的一部分了,做饭、找寻、洗衣、卫生、梳理等组成了她的每一天,其中的一个细节,令我嘘唏不已!她当时要讲时,却欲言又止,这反而激起了我探求的欲望,几年的人类学经验告诉我——欲速则不达,在我平静而真诚地鼓励下,最后她鼓足勇气终于讲了出来,她说:“婆婆有些神志不清,又加上年纪大了,经常出现大便干结,老人憋得痛苦不堪,开塞露等一些药物根本不起作用,没办法我就用手给她掏,我让婆婆弯下身子,以便从她身后把粪便掏出来,然而,婆婆的神志模糊不清,她一会儿弯身,一会儿又直起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就躺在她两腿之间的地上,仰面朝上给她掏,把硬的大便掏出来后,由于婆婆没有自控能力,后面稀的大便猛然间喷我一脸、一身,当时那样子,简直没法说,我呕吐得一塌糊涂,直到胃里实在没有可吐的东西为止,就这样,不几天就要重复一次,哎!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讲到这里,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心灵震撼了,两三天就要为婆婆掏一次大便,两三天就要被“粪便之雨”迎面喷刷一次,两三天就要无尽的呕吐一次,在这样的重复之中,尚大姐从来没有回避过、犹豫过、抱怨过,她只是说:“总不能看着她疼吧!反正,我能做到哪些,就做到哪些”。此时,我的头脑里忽然闪出一个问题:人与神有什么不同?当一个人的需要被另一个人用心去满足时,而且是锲而不舍、心甘情愿的满足,默默无闻、无欲无求的满足,不求回报、只讲良心的满足,此时的人与神还有区别吗!就真实体验来说,此时的尚大姐,在我眼前就是一尊塑像,一座丰碑,倔强挺立在乡土之上!

       命运似乎想让塑像更完美,想让丰碑更伟岸,厄运再次降临到尚大姐身上,四年后,她的婆婆终于卧床不起了,面对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需要喂食、脾气焦躁的婆婆,尚大姐的心情如何?她是如何行动的?坦率地讲,当时这事没有引起人过多的注意,我们不得而知。直到她的丈夫突然去世,尚大姐才得以真正被发现。

       尚大姐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农家院落,五间正房,一间厨房和一间门楼,从样式和新旧来看,房龄大约有十几年了,这栋房子清楚地显示着,当年全家殷实生活的影子。院子里栽种了不少的果树,柿子树、李子树、石榴树、枣树都竞相展示着自己的累累硕果,它们强烈宣示着乡土之家的应有元素。整洁的院落显得幽静、安闲,在果树之间拉扯了几道绳索,上面搭满了尿布,约有几十片,无须多言,这肯定是尚大姐婆婆的尿布,这别样的一幕,令我们无言,每一个人都被感动了,大家都只是静静注视着,心潮澎湃,我根本找不出相应的语言能够描述它,语言实在是苍白的,随风飘动的尿布,是为尚大姐唱出的最美赞歌,此时,我们显得很渺小,我能感觉到每一个人都在进行忏悔和自责,是真切的心灵洗涤。进到屋里一切井井有条,婆婆躺在一张旧式大床上,床上支起一顶旧蚊帐,蚊帐内轻巧地吊起一个巴掌大的小电扇,既安全又凉快,床里面堆起一尺高的尿布,整洁干净,由于卧床五年的缘故,婆婆脸色很苍白,但身上、床上没有任何难闻的气味, 经过与尚大姐交流,我们得知,除了换洗尿布之外,尚大姐每天都会给婆婆擦一遍身子,拖一遍地,有时婆婆病了,由于不能动的缘故,尚大姐还要跑着找医生来给婆婆挂吊针,五年就这样过来了,她不知道还将有多少个五年……

       在众人之后,我悄悄的查看了她家的厕所、厨房、卧室,无不井井有条、整洁干净,虽然说东西都是破落陈旧的,但它们恰好显示着与有钱人家的不同,它们的整洁是尚大姐劳动的痕迹,有钱人家的一尘不染是钱的痕迹,一个是劳动者,一个是享受劳动者!

       面对尚大姐,口虽无语,但我们却心潮澎拜,我一直想问:为什么尚大姐能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能一直坚守?自己的丈夫不在了,她为何能如此用心的侍奉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婆呢?在我的询问下,她只说了一句话:讲良心。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又一次获得了惊奇地发现,我庆幸、我呐喊、我激动,良心还活着,它散落在乡土之间,这至少标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建还保有希望,保有种子,乡土还没有消失,我深深地知道,社会每次经过重大战乱、转型之后,其价值观的重建都是从乡土汲取营养的,城市是根本指望不上的,事实已经不断地证明着这一点,也将继续证明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厄运能摧毁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尚大姐是渺小的,也是伟岸的;是普通的,也是非凡的;是世俗的,也是纯粹的。孝道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分内之责,也是过去常见之事,不知从何时起,孝,开始从我们的意识当中滑落,滑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老年人开始被逐出家门,开始被指责谩骂,开始没有落脚之处,村边地头一个个窝棚的出现,恰恰显示出孝的消失。如果把尚大姐放到当下的社会场域,她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她一个人支撑着孝场,毫不留情地破坏着当下的不良场域,别人的说三道四,在她心里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她必然是孤独的、倔强的、坚韧的,但她是神圣的、高傲的、圣洁的,因为良心还原原本本的保存在她心里。

       这么多年来,由于尚大姐冬天到河里为婆婆洗尿布的缘故,得上了风湿病,腿经常疼得厉害,她经常担心自己走不动了怎么办,一个好心的邻居为了减轻冰冷河水对她的伤害,把自己喂牲口的石槽送给了她,这样她就省去了不少的苦头。更让我欣喜的是,国学文化促进会和爱幼联盟的人士也发现了尚大姐,大家经常去看望尚大姐,给她奉上暖心的鼓励、捎些微薄的礼物、做些简单的疗养,这些来自外界的点滴关怀,对于尚大姐来说是重要的,使她感觉不再孤独。

       电视台的同志也去了,居然还制作了一个关于尚大姐的专题短片,播放了一个礼拜,反响很大。看到、听到这些,我很激动,很高兴,也很振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把尚大姐放到教育场中的价值,尤其是把她放到社会魂灵丢失、价值观念破碎的当下,其意义更加难以估量。尚大姐,对于许多精致的市侩们来说,无疑于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她坚韧地扞卫着社会的传统、斧正着社会的走向、散发着教育的光芒。

       尚大姐没有任何显赫的头衔,人间草木而已,却恰恰是这草木在扞卫着日益迷失的人间。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过:“朴素的道理存在于最朴素之中,切近的东西存在于最切近之处”。这可能是对“尚大姐”内涵的最好诠释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