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超指出,做实民生诉求受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把这项工作与正在开展的
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影响民生诉求受理工作症结找准吃透,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民生诉求受理中心这个抓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服务群众、惠及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杨正超强调,要创新方式,做实民生诉求受理工作。一要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各级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强化同群众沟通的理念,强化群众民生诉求宜解不宜结、宜疏不宜堵,民生诉求受理宜早不宜迟、宜实不宜推的理念,强化居安思危理念,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要创新工作方法。民生诉求受理中心要发挥好民生诉求“直通车”的作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解决群众问题,走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力争把民生诉求中心打造成一流的品牌,办成一个为民服务的窗口、人民群众信任的窗口、展现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要在受理民生诉求事项上求创新,做到“捷”;在解决民生诉求问题上求创新,做到“快”;在工作流转上求创新,做到“严”。三要创新督办问责机制。确保群众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既是民生诉求受理中心监督效能的体现,也是立身之本。民生诉求受理中心要加大督查督办和协调调度力度,对交办的事项要跟踪督办,必要时必须直接派人到现场进行督办,切实把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的问题落实到位。市转创办对每起民生诉求事项的办理情况,要实施跟踪问效问责,并向全市通报。(记者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