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1|回复: 0

美国试管婴儿专家教你如何看懂试管婴儿检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1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想要做试管婴儿的患者过来咨询都是直接问费用多少?成功率多少?当我们的工作人员问及近期是否有去做过相关的身体检查的时候,摇头说没有,就想先了解下费用跟成功率。成功率跟费用这个确实是很需要先了解清楚的问题,但是成功率费用都是直接跟身体状况挂钩的,这个身体状况指的是患者夫妻双方的身体的各项指标。在不知道夫妻双方的身体状况的情况下,医生是没办法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办法进行制定方案。专业的美国试管婴儿专家往往会要求患者提供前期身体检查报告,诊断分析后会将真实情况告知客人,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升试管成功率。

也许您也曾经被医生要求提供夫妻双方近三个月的身体检查报告(在国内的三甲医院进行),但您读懂检查报告了吗?又是否了解检查报告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育难题?如果没有,且听美国梦美HRC一对一为您详解检查报告。

1、女性检查报告解读

女性想要进行试管助孕,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进行生育能力检查来确定医学可行性。目前,临床上常用且能初步准确反映女性生育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三项:

()激素六项

女性在月经第2或第3天空腹进行抽血检查,能精准测定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这六项激素水平,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从而使医生准确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

存在问题:

女性FSH的正常值为540mIU/ml,过高见于卵巢功能衰竭、原发性闭经等,过低可能是席汉氏综合征;

FSH和高LH基本确定卵巢衰竭或卵巢早衰(40岁以下),若LH/FSH≥3则多为多囊卵巢综合症;

E2过低提示卵巢功能低下;

PR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抑制排卵;

P值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

解决方案:针对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美国梦美HRC建议女性在备孕期间应及时调整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和心理状态,必要时通过药物辅助来调节激素水平,若存在内分泌相关疾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进入试管周期。

()AMH

AMH(抗缪勒氏管激素)是准确评估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真实反映卵子库存量的重要指标。AMH检测任何时候均可进行,不受月经周期、激素以及避孕药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问题:通常,卵巢储备良好的女性AMH正常值为2~5ng/ml,数值越高意味着卵巢储备功能越好。当AMH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AMH<1,则说明卵巢储备不足,不少国内患者都存在AMH值低的情况。(注:每0.2AMH代表1个基础卵泡,数值为1也就意味着获卵数在5个左右,AMH低于1对试管成功率是有影响的。)

解决方案:梦美HRC专家指出,卵巢功能是不可逆的,当卵巢储备下降既成事实,受孕的唯一希望就是如何有效利用为数不多的卵子。庆幸的是,AMH代表的是卵子数量而非质量,只要卵子质量好,试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专家建议女性在备孕期间服用辅酶Q10来提高卵子质量。

()阴超

阴超检查建议在月经的第7天或第8天进行,不仅能查看左右卵巢的基础卵泡情况,还可了解子宫、卵巢和输卵管情况。

存在问题:当基础卵泡<5时,无论哪个年龄段,取卵进行试管都会很困难。梦美HRC专家说。

解决方案:对于基础卵泡少的女性,除了通过辅酶Q10调养卵巢功能外,促排卵方案的制定也十分关键。在美国梦美HRC,对于大龄女性且卵巢功能差的女性,约翰医生通常使用改良的克罗米芬方案,通过温和促排以保证获得数量少但质量好的卵子。如果实在无卵子可用,会建议选择第三方优质的卵子。

2、男性检查报告解读

男性主要是精液常规检查(禁欲3~7),进而通过精液分析报告评估生育能力和诊断是否患有生殖方面的疾病。

存在问题: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因素有:死精、弱精、畸精、精液不液化、免疫性问题等。

解决方案:原则上,只要能提供健康的精子,男性的不育难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建议男性需禁烟禁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及多吃有利于提高精子质量的食物。再者,试管助孕时要能对症下药,制定出最佳解决方案,如睾丸穿刺取精技术+ICSI技术可完美解决少、弱、无精等问题,提高受精率。

可以说,在试管前有权威的生殖专家为患者11解读检查报告,不但能助其最快找到最合适的试管方案,而且还能多一份安心,多一份孕育希望,让试管之路更轻松。更多美国试管婴儿资讯或问题请访问美国梦美HRC官方网站(百度搜索“美国梦美HRC”)登录官方网站查看,或电话咨询:400-0776-521也可以关注梦美HRC微公众号iVF1988了解美国试管婴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