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9|回复: 0

[郑州] 改革四十年,心系乡镇间 大宗村——“心欣向农”实践团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4 21: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7月16日,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团委于书记和孟副书记莅临心欣向农实践团队成员住处,亲切关心成员吃住问题。此间,团队成员向两位书记分享了几天来团队的实践结果和实践感想,并与两位书记一同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宗村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两位书记向成员提到自身对大宗村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见解:
一、大宗村牢牢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着眼未来,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农场,从而为随后的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于书记还提到,大宗村自行开设工厂的举措解决了多数村民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避免了现代大部分农村所面临的村庄合并,老年村等问题。
二、于书记指出,大宗村发展迅猛不仅由于其大刀阔斧的自身改革,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吸引外来优秀人才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是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慕名而来,定居大宗村并为大宗村未来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大宗集团的董事长宗成乐以一颗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大宗村村民走上共同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如今花甲之年仍经常到国内外走访交流。近期,宗董事长远行荷兰,进行交流学习,并为引进人才做好准备工作。
三、就团队成员所提出的大宗村屋舍俨然、道路规整,与周围村落格格不入之疑问,于书记指出,大宗村村委会与村民一贯秉承改革开放的创新思维,在改革初期率先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将修路作为村庄建设的首要举措,深刻把握“走出去,引进来”,从而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带来了大宗村鹤立于周边村落的发展建设成就。
提及大宗村的工厂,兴之所至,于书记和孟书记亲自带领团队成员到住处附近的几家工厂参观,行至田陈煤矿,于书记谈到该煤矿19831220日破土动工,经过三十五载的发展,从原本的小型煤矿到如今已建有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配套的现代化大型煤矿,在矿长曹允钦,党委书记李勇的团结带领下,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旨在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田陈煤矿的存在与发展为大宗村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并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优秀外来人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煤矿工作区、生活区,带动了周围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田陈煤矿相距不远,是大宗村于1993瓜干淀粉厂。意识到玉米淀粉更有发展前景时大宗村又投资建成了玉米淀粉生产线。1995年~2007年,经过三次技术改革该淀粉厂现已形成年产10万吨的生产规模,并拥有自己的发电设备。得知该淀粉厂生产线机械设备与我院粮食工程,粮食储藏等专业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成员无不激动雀跃,对此于书记感到十分欣慰,随之表达了其对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大学生的殷切期盼。
大宗村工厂众多,其环境却干净整洁,悠然如世外桃源。漫步街头,抬眼是蔚蓝的天,脚下是干净宽敞的路。据于书记说,大宗村有专门治理环境的措施,村民始终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来发展工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
谈话中,于书记提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富起来。” 从农田到工厂,从开垦荒地到规模种植,从人工到机械,旧貌换新颜。岁月如梭,转眼间四十个春秋已经过去,如今的大宗村较往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辉煌成就更加有力的证明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群众的决策。
大宗村的蓬勃发展及其经济社会事业的飞跃发展离不开全村人民数年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和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此次与于书记的谈话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性、正确性。当代大学生应学习改革创新思维,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期待今后几天在大宗村的行程,更期待新农村的未来建设与发展。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