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教育 小学教育 查看内容

六一大调查:孩子最大愿望是父母多陪伴

2015-6-1 10:33 | 评论: 0|来自: 河南省教育网

摘要: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让家庭教育成为时下热议程度最高的社会话题,隔辈教育、学区房、小升初等,让家长感同身受,五味杂陈。作为这场家庭教育大戏绝对“主角”的孩子们,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六一儿 ...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让家庭教育成为时下热议程度最高的社会话题,隔辈教育、学区房、小升初等,让家长感同身受,五味杂陈。作为这场家庭教育大戏绝对“主角”的孩子们,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六一儿童节来了,本报联合市幼教发展中心、金水区教体局、郑东新区教文体局、管城区教体局等教育部门,在全市随机抽取4个幼儿园和6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和家长,分别开展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孩子最大愿望是父母多陪伴
  
  七成以上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其次是品德礼仪、社会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业成绩、运动技能等。根据家长问卷统计结果,在家庭教育的不同观点和方式上,50%以上家长认同“不用刻意注意模式,根据孩子个性和自身家庭灵活开展教育”。而是否会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园孩子选择上学前班方面,30%左右家长认为上学前班能帮助孩子减轻入学后压力,约10%家长表示不清楚。
  
  小学生问卷调查还显示,孩子们心中最大的愿望是“父母多陪伴”,60%以上孩子喜欢“朋友”般的父母。“幽默风趣、该严厉时严厉,能和自己做朋友”、“爱笑,不唠叨”、“天天陪伴的爸爸,不生气的妈妈”、“没有压迫感的爸妈”……孩子们在描述最喜爱的爸爸妈妈时,形象生动而真诚。
  
  现场记录:
  
  成长的喜悦和烦恼
  
  晚上10点多,中原区绿东幼儿园门口还晃动着几位老人和年轻父母的身影,他们隔着玻璃门不时往里张望。又是一年大班“毕业留宿日”,家长们是有人担心,有人坦然,有人忐忑。
  
  “每年六一,我们园都会举办‘幼儿园奇妙夜’,让即将毕业的孩子们过上‘难忘的一天’,通过游戏、分享、自我服务、留宿等系列活动,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让孩子们感到‘准小学生’的自信和自豪。”石园长告诉记者,尽管很多家长会担心,但他们看到了放手后孩子的独立和勇敢。
  
  儿子即将进入小学,阮女士既欣喜又忧虑。“我们班在作文课上曾做过一个关于报课外兴趣班的小调查,结果很是令人惊讶。一个班共有75名学生,50人以上报有课外班,其中选报语、数、英主科辅导班的达40人,报5个班以上的有10余人,只有9人未报任何班。可想而知,孩子们压力山大,哪还有玩儿的时间。”身为小学教师,阮女士对儿子今后的教育也心存矛盾。
  
  家长感慨:
  
  拒当“虎妈”道理易行动难
  
  “我本意想做猫妈,可却硬生生被现实逼成了虎妈!”说起孩子教育,佳佳妈妈满腹感慨:“其实当初刚有孩子的时候,我们两口子的想法还都很坚决。希望能给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今后绝不会逼着孩子奔走在各种课外班,绝不逼着孩子学习。可事实上,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如今的年轻父母,大多是传统教育下成长的“80后”,“以后绝不让我的小孩如何如何”,是许多人从小深植心中的愿望。但是,当猫妈猫爸们面临现实抉择的时候,“初心”却不断地被动摇。
  
  市民周平瑞也有着同样的烦恼。“这些年各种教育理念也层出不穷,有的主张‘放养’,给孩子更多自由;有的则主张‘从严开始’。其实我的孩子从上小学时,我一直是‘猫妈’,信奉‘自由成长’。对她的学习没有太多强硬的要求,成绩只要中上就好。可自从孩子上了三年级,问题渐渐展现出来。”今年,周平瑞的孩子已经读小学四年级,她也开始了从“猫妈”向“虎妈”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虎妈’是逼出来的,纯属无奈。教育就像对孩子的灌溉,教育体制是水渠,我们的教育方式只能按水渠的引导走,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周平瑞吐露,就一个孩子,抉择很难。
  
  中西对比:
  
  家庭投资首位都是教育
  
  美国普林斯顿社会学家VivianaZelizer曾说,孩子作为一种“经济上一文不值,感情上珍贵无比”的存在,父母不惜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完全投入在孩子身上。
  
  “有调查显示,排在中国家庭投资首位的也是教育。”昨日,在港区英迪国际学校举办的“创新教育模式让教育真正快乐起来”中美教育交流公益讲座上,首所省政府督学、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魏现州说,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家长有着重要责任,学校要和家长紧密沟通,不仅仅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学习过程。
  
  “美国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公益讲座现场,家长们踊跃地向美国名校博导、斯坦福高才生及美国著名舞蹈家等取经。“美国家长在不违反原则问题的情况下,不对孩子说不,让孩子在家长可控制范围内随意做事情,让他们自己与朋友相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孩子真正的独立的人格。而中国家长总是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这不能那不行。”美国阿兰特大学博士生导师、家庭教育专家HelenY.Sung建议,中国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但是这种错误一定是不违反原则和不威胁到危险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总结,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成长,拥有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
来自: 河南省教育网 ;十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