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爱心实践 传承国扇文化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深入实践“两学一做”活动,弘扬传统文化,2016年7月20日文化路街道办事处联合河南省博物院,组织爱心联盟志愿者联合会、俭学街社区以及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志愿团队的50多名党员志愿者、网格青年志愿者和红领巾志愿者,在博物院社区举行了“精耕爱心实践﹒传承国扇文化” 志愿服务活动。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象牙山、羽毛扇、蒲扇、紙扇、屏风扇、折扇、檀香扇等几十种扇子类型。
“大家都知道扇子都是有什么用处吗?”暑期志愿者葛老师和颜悦色的问。
“装饰!”一个高个子的女生脱口而出。
“天气热时乘凉用”、“演小品的道具”、“可以用来害人的武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着,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葛老师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扇子的起源、类型、构造、功能,还让大家实地操作,在发下去的扇面上自己设计图案,并用彩笔涂上颜色。
“老师,这一点咋画啊”,一位同学在询问老师,在老师精心指点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小朋友们心灵手巧,不一会功夫,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扇子出来了,好奇的大朋友也设计了自己的俄语文字扇子。
“大家准备把扇子送给谁啊?”葛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
“送给老师!”不少可爱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与感谢,纷纷挑选一张自己画得最好的、最喜欢的图画送老师,有的同学还在画的一边写上对老师的祝福。
“送给爷爷奶奶!”“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我们楼上独居的李大爷!”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凝结了一个浓浓的“爱”字。课后,大家奔赴自己的目标地,开始了“爱心”扇深入生活之旅。
弘扬传统文化,奉献精彩假期。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的扇子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蔚成独具中国扇风格的奇观,是民族传统文物中的艺术瑰宝,如今又称为 志愿者以及孩子们传达爱心和孝心的绝佳载体。
文化路街道办事处
通讯员:周宝芝蔡银霞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河南省大爱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