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虽然只有拳头那么大,但内部构造精细巧妙,像一套四居室的房子,两房间和两室间有“墙”相隔,房和室之间还有“门”,无论是墙变薄了,还是门上有个洞,都会给房子带来致命的打击,而超声设备就像一个“门墙检验师”,令房子的残缺无处躲藏。 这不,近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就在胸部超声的引导下,为一名44岁女性患者王某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填补了医院该领域的空白,使该院心胸外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实力迈上新的台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胸闷、心慌竟是先天性心脏病作怪 “医生,我最近几天胸闷的厉害,总感觉喘不上气,您快帮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个月前,家住郑州航空港区的王女士在劳累后突然感到一阵胸闷、心慌,稍作休息后症状便有所缓解。 “起初以为是自己干活累的,便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去医院看病,谁知后来最难受的时候连觉的睡不成。”几天后,症状加重的王女士与家人一同来到市一院港区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颤”。当王女士听到医生告诉她自己患有先心病的时候,起初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她觉得自己这么大年龄不可能会得这种病。为了进一步确诊,王女士一家便来到了市一院心内科就诊。 心内科医生为他复查了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再次验证了医生之前的判断,患者患有房间隔缺损(中央型直径20mm),合并房颤、中度肺动脉高压,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严重,心内科医生立即请来心胸外科主任李凯进行联合会诊,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决定大胆尝试,利用微创技术,在胸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实施创伤小、无射线、无造影剂、无手术切口的“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 “患者缺损部位较大,同时合并房颤、中度肺动脉高压,如果采用常规外科手术,不仅创伤大,而且风险也高,因此,经过反复斟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了这样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李凯主任说道。 一把“小伞”扭转“心”生活 众所周知,但凡是手术必定有风险,尤其是在“刀尖上起舞”的心脏外科手术,稍有不慎,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要求更加精细。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术前,医生通过超声再次为患者评估了房间隔缺损的类型、大小及有无心房内血栓等因素,待充分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手术在心胸外科主任李凯及孙子瑞医生的指导下,在侯强医生、袁晓峰主任的超声团队和麻醉科的协作下紧张有序的开展。 术中,医生需要在超声的辅助下,利用导丝将鞘管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血管送到心脏,将大小合适的封堵伞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然而,这个过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从外观上看,鞘管顶部略尖,一旦送达的部位较深,捅破心脏,则会导致心包填塞,同时导丝及鞘管的刺激,会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放置鞘管时必须位置准确,分毫不差。为了保证手术精准,医生们紧盯着监视屏幕,一点一点的将鞘管送达缺损部位,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30分钟,当医生们看到封堵伞顺利完成使命,成功的封堵住缺损部位时,大家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术后第二天,患者便能自行下床活动,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第三天出院时,患者感激地说:“非常感谢医护人员在我患病期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医生们高超的技术不仅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康复出院,还使我们节省了不少手术费用,为我们的家庭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情。” 该例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市一院导管操作技术及团队配合的考验,更标志着市一院心脏手术向微创领域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在李凯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潜心钻研,克难攻坚,先后完成了腋下小切口手术、外科微创封堵术、完全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术等国内先进的微创技术,不用开刀,便可达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为我省的先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来自: 人民网 ;白佚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