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0日,河南农业大学区动物医学院的学生团队“学史力行实践队”来到南乐县仓颉陵,感受造字的玄妙。 团队成员了解到,仓颉陵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可以说仓颉陵是南乐县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名片。成员们在打车时遇到的司机是南乐县本地人,当询问到南乐县的传统遗迹时,司机脱口而出的便是仓颉陵。在南乐县生活了一年的西红柿小镇的老师在谈到南乐县的传统景点时想到的只有仓颉陵。可见在南乐县人心中为这位造字圣人感到由心的自豪。 (图为仓颉陵内景) 团队成员刚到仓颉陵时,一眼便看到了一座气势非凡的汉白玉石牌坊。石牌坊四柱三楹,冲天柱上四只朝天吼,昂首端坐。坊座为束腰仰俯莲须弥座形状,抱鼓石上雕刻着十二生肖。牌坊正中书:“字圣坊”三字,为中共南乐县委书记张学义所书。往前走便能看到写着“仓颉庙”三个大字的建筑,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威风凛凛。再往里走便是一些仓颉造字的故事的展示。走在里面,成员们看到了如今很少见的高高的门槛、房梁上五彩斑斓的图案和斑驳和屋顶上的屋脊兽。这座建筑通过这些细节告诉认门他的过去。在这次观察中,令成员们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各种字体的书画作品的展示,一个房檐上的小风铃。走在仓颉庙中,风起时带动的钟声与风铃声,让人不由想是否之前亦有古人如我一般站在这里侧耳听声。 (图为房梁一角悬挂的风铃) 仓颉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他把异体殊形的文字统一起来,使它系统化、整齐化,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赋与仓颉陵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字以象形文字汉字发展至今,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汉字发展至今,诞生了许多不同的字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图为团队成员在仓颉陵前合影) 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陵、仓颉庙、造字台等。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建于宋代者两处,分别是河南洛宁、阳武。南乐仓颉陵面向游客免费开放,鼓励大家了解南乐县的历史文化,带动南乐旅游业发展,助力南乐县乡村振兴。团队成员了解到,要想进行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好的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是必不可少的,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民俗文化。 用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切实了解到南乐县的真实情况和发展现状,立志用自身努力助力乡村振兴,走好文化发展之路。
原作者: 卢奕霖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