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配型成功,再次体现了河南人基因的多样性 □记者蔡君彦 大河报讯安顿好年迈双亲和两个孩子,昨天上午,41岁的新郑农民敬遂东来到郑州东站,参加河南省红十字会为他举行的赴京捐献欢送仪式。仪式后,他将坐着高铁去北京完成一项使命——为一位比利时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新希望。 “真朴实!”上午10时许,从新郑匆匆赶到郑州东站的敬遂东一亮相,引来一阵感叹。 今年41岁的敬遂东,是新郑市城关乡敬楼村人,是个“热心肠”,曾5次无偿献血,2013年4月9日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2月11日,经总库管理中心检索,敬遂东与比利时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11月16日,经过体检,敬遂东符合捐献条件。昨日上午11时12分,敬遂东在妻子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上G654次列车赶赴北京,开始爱心之行。 河南省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主任张书环介绍,到北京后,敬遂东将开始注射动员剂,计划12月16日在空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届时,这份饱含大爱的“生命种子”,将搭乘国际航班,漂洋过海,帮比利时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大河报记者发稿前获悉,此次和黄皮肤的敬遂东配型成功,是比利时的一位白人患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这次配型成功,再次体现了河南人基因的多样性。非血缘关系又是为境外不同人种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非常低。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张伯伟认为,人类本身仍有着相近的遗传背景。相对来说,同种族、同地域的人,遗传背景更为相近,配型相合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而遗传背景相差比较大、相距比较远的,配型相合的可能性要小一些,不过,都有配型成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