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用5年或更久的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漯河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2014年,确保漯河市水质量持续改善,漯河市主要河流水质达到省、市水质目标要求,澧河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确保漯河市水环境安全。”……这是从7月3日召开的漯河市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为了持续改善漯河市生态环境,今年起,漯河市将着力实施“蓝天工程”和“碧水工程”,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漯河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努力实现打造中原地区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的目标。 据了解,为确保这两项活动取得扎实成效,漯河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曹存正亲任组长的高规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并印发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年度工作计划,把工作任务和目标逐项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蓝天工程”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雾霾天气为目标,着力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政府负责、部门联动、企业施治、公众行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利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动手段,以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遏制扬尘污染、预防复合型污染为重点,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城乡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经济发展转型,为建设美丽漯河提供环境支撑。长期工作目标是,到2017年,漯河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比2012年下降15%,细颗粒物浓度(PM2.5)比2012年下降10%,优良天数逐年增加,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漯河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具体到2014年,漯河市将重点抓好燃煤和工业大气污染整治城市扬尘、油烟等低空面源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具体工作目标是,因极端气象条件造成的雾霾得到遏制,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有所增加,重污染天数有所减少,环境空气中PM10年均浓度比2013年明显下降,与2012年基本持平。 “碧水工程”以城市河流清洁行动为核心,以整治不达标河流为重点,以确保水环境安全为底线,以产业机构调整、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提升漯河市水资源质量,推动漯河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将着力实施城市河流清洁行动、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工业区水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努力达到漯河市水质量持续改善,漯河市主要河流水质达到省、市水质目标要求,澧河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确保漯河市水环境安全的目标。  (责任编辑:HN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