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三环塌方,水抽完等开工。 
中原网讯(首席记者 徐富盈 文/图)本报连续报道了中原路西三环路面塌方事件,昨日上午,专家组成员称,综合所有单位的研究和现场调查分析,加上涉及路面所有单位的测量,初步确定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原环保)的热力顶管作业,是这次路面以下塌方的始作俑者。 昨日上午,冒着大雨,施工人员把离塌方最近的一个雨污水井口堵住,开始抽取塌坑内的积水。昨日14点,两个塌坑内的水已抽完,随时开挖查找原因并整修回填。 原因 因施工地下土层松动,雨水带走大量泥土 昨日上午,中原路西三环东北角的郑州西三环快速化工程项目部,多个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专家还在进行协调。 技术部门一位专家介绍,这个路口多年来一直没发生过塌方,近来却不断塌方,16日,技术评审专家论证和相关调查后,初步断定,造成连环塌方的主要单位是在此路面以下顶管的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他们顶管作业时,没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造成黄土层破坏,原来路面下渗进的雨污水,顺着松动的黄土层裂缝,进入电缆道和热力管道的道壁,水夹着泥土,顺着管道壁向低处流,最终把地下大量泥土冲走,使路面以下成为空洞,终使路面塌下。 一位林姓负责人介绍,多天来,市自来水公司通过此处的水泥质的粗主水管,经查没有漏水;市政工程管理处等雨污水也在排查中。“塌方的路面以下,在2000年就设有雨污水管,10多年来没有事。中原环保在此顶管施工后,才接连发生塌方事件,顶管施工把地下黄土层弄松,使原来渗出的水有缝可钻,顺管壁把土带走。“现在情况已经明朗,相关部门对中原环保该处罚处罚,并责成该公司整修。” “现在必须及时整修,我担心塌方的东侧也可能随时塌方。那里路面下也可能被掏空了。” 现场 两个坑内积水基本抽完 西三环快速化工程项目部李海岩介绍:“上午已经开始抽西侧塌坑内的水,东侧塌坑内的水还在抽。” 昨日14点,前日两个坑内的积水已经抽完,两个潜水泵还留在坑最深处的泥中,不时有水渗出。现场一位中原环保工作人员正在抽水。 路口西南侧地面低,水把西南角几乎都淹了,水中间的一个雨污水井口被沙袋围住,不让水进去。“塌坑内的积水应该是这个雨污水井内的水流入的,把井口围住后,现在塌坑内水不再上升了。”工作人员介绍,只有雨停后才能大规模开挖。 “这次一定要彻底弄好,不能有坑就填,填了再塌,查不出真正塌方原因。”市政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 “现在的地面施工有地质雷达测检和排查,可以查到地下水流和空洞,一旦探查出来,就可以立即对渗水处进入处理。”另一位技术人员介绍,“顶管作业现在都配合以注浆处理,但在9月16日专家评审会上,有人提出中原环保当时并未对路面进行雷达排查,也未对管线周围进行注浆处理。” 解释 雷达排查和顶管注浆施工 据该项目部的李姓工作人员介绍,公路施工期间,探地雷达技术对强化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能及时准确测出中、下面层,尤其是下面层的厚度,材料用量,可防止个别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提高施工单位严把质量关的自觉性,确保路面铺筑的质量和厚度。 探地雷达向地下以脉冲形式収射电磁波,一旦有空洞或者水流情况,就能测出。探测深度为地下4~6米。 为防止路基塌方,破坏已完成的道路工程,顶管作业在雷达检测后,多采用水泥高压注浆,因为钢管顶管后,管壁留下空洞,所谓注浆,就是在顶管四周注入混凝土浆,管周围形成封闭体,即使有渗水,渗出的水也不能顺着管壁向下流走。 “这两项工程如果用到这个路面以下,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连环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