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7|回复: 0

[商丘] 【商丘暖闻】名声都是身外物 谁做好事谁高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7 15: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旬老人捐出平时省吃俭用的1万元,他说:
名声都是身外物 谁做好事谁高兴
晚报记者 潘中华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一件棉袄25元,一条棉裤12元,都是穿了七八年的地摊货;最新的一双在他眼中“很贵”的棉鞋才40元,也已穿了五六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俭朴到不能再俭朴的农民,近日却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的1万元资助身边的老街坊、老邻居。在别人的啧啧称赞声中,他却说:“名声都是身外物,谁做好事谁高兴。心情好,身体好,比吃药打针都见效。不信,你也试试!”
2月5日下午5点多,踏着落日的余晖,迎着清冷的晚风,循着布满碎砖头的弯曲小路,七转八拐,在周围满是绿网覆盖的拆迁废墟中,记者总算找到了老袁的“家”。要不是身边有“汪汪汪”的狗叫声,真不敢相信这里还能住人。 老袁叫袁健,今年73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是睢阳区古宋办事处堤口社区常庄村人。2016年,该村进行棚户区改造,他家的房子也在拆迁之列。由于“事情多,平时忙”,不想离开“村民圈”,在社区领导“以后不能影响施工进展,随时拆除”的要求下,他在没有被完全拆倒的厨房基础上,用木板、复合板、铁皮等多种材料连捆带绑,建成了一间漏风漏雨又漏光的“三漏”小屋,算是他与小狗临时的家。
虽然如此,老袁很满足,也很感激:“要不是社区领导给我面子,我也像其他村民一样早出去租房子了。我呀,一辈子无论在哪里、做啥事都会遇到好人,知足啦。你说,如果村里有个啥事,领导布置个啥活,能不带头?做人要板正、要感恩,不能让人家戳咱的脊梁骨!” 脊梁骨没人戳,村民却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古宋办事处副主任、分管堤口社区工作的胥宗胜说,前几天,堤口社区的领导为了让辖区内被拆迁的群众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人员,都能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号召社区的工作人员捐款。没想到,平时对自己节省到“抠门”的袁健第一个毫不犹豫地捐献了1万元,确实让人肃然起敬。 “老袁的行动对大家触动很大。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纷纷伸出援手,尽最大可能帮助那些贫困户。”社区会计王景军对老袁的榜样作用也不无感慨。 其实,了解老袁的人,对他的这次捐款并不感到惊讶。 “从他爷那辈,他家都做好事……”在民房临时改建的堤口社区门外,几个正在闲聊的村民说起袁健,把他爷也“供”了出来,满脸敬意,“他家孩子现在有出息,都是上辈积的德!” 听到村民这样评价,老袁并没有反驳,反而打开了话匣子:“俺娘经常教育俺,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在哪都要做好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老袁这一代并没有把这种“好人精神”忘记,而是继承并光大之,他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时时提醒:不仅要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还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十多年前,他大儿子在大连理工大学读大三的时候,一家日本企业到中国招聘四名人才,经过海选,除了两位博士、一位硕士被选中外,谁也没有想到他正在读大三的大儿子也在其中,当时许以年薪近20万元。正当大家羡慕不已的时候,当时还在济源卖花生、水果的袁健给儿子的建议,让所有人都沉思良久:日本曾经伤害过中国人民,你的知识最好留下来建设自己的祖国……最终,大儿子打消了去日本的念头,目前已是著名企业华为公司的技术顾问。而他的二儿子,则是阿里巴巴马云手下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 “他的孩子现在有出息,都是上辈子积的德……”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老袁都是会心一笑,但始终不忘告诉对方,“名声都是身外物,谁做好事谁高兴。心情好,身体好,比吃药打针都见效。不信,你也试试!”
责任编辑:李德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