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晚报记者 宋亚威 实习生 孟博博 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本报讯 夏邑县济阳镇济北村47岁的戚云昌白手起家,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致富不忘回报家乡,虽然远在北京发展,但他每年都要回几次老家看望乡邻。前不久,他组织村里几位长期在外地打拼的人,整修村里的一条道路。前天下午,晚报记者到济北村采访时,施工人员正在紧张而有序进行施工作业,一条宽敞、洁净的柏油路面已经成型。 据了解,这条新修的道路虽然只有100多米长,到两侧住家户比较集中,而且居住着多户老年人。76岁的王秀兰在家门口告诉自己,这条老土路一直困扰着他们的生活,给他们的出行也带来很大不便。而今道路修成了水泥路,他们心里也美滋滋的。 戚云昌17岁就离开家乡去大连打拼,最初在一家外贸储运公司做管理员,三年后返乡到夏邑县码头镇国土所工作,2004年又去了北京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2009年,他在一个综合批发市场做起了总经理助理,后来成立了北京风雷鼎盛商贸中心和河南云信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在村里提起戚云昌,很多人都竖起大拇指。虽然他远在北京,爱人和孩子也到了北京生活,但每年他都会回老家几次,听说邻居家里有事了,他也会回来帮忙。 这次修路,在戚云昌的组织带动下,村里的戚克敬、戚冬领、戚世业、戚世信、戚增光、戚挺好、戚绒彬也捐出修路款。 戚云昌还向记者说,接下来他还要在老家成立养老院、留守儿童教育中心,捐建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家乡建设。目前正在筹备中。 责任编辑:李德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