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6|回复: 0

[商丘] 【扶贫一线】贺敬刚:群众心中的自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8 0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刘向宇 翟华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老贺来了,天恁热,赶快到家里歇歇呗!”6月27日上午,夏日炎炎,虞城县刘店乡竹园村72岁的贫苦户叶修才正蹲在家门口乘凉,望着一位面庞黝黑的汉子走过来,他当即站起身挥手打招呼。
叶修才所喊的“老贺”就是虞城县行政服务中心驻竹园村第一书记贺敬刚。
从年龄上算,44岁的贺敬刚要比叶修才差一大截,怎么叶修才要喊他“老贺”呢?
原来,自去年3月被派驻到竹园村后,贺敬刚真心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村里赢得了一个“老贺”的“官称”。
贺敬刚在帮贫困群众除草
“自从老贺来了之后,俺村里变化可大了,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老贺也没有一丁点儿官架子,啥时候见到俺都是笑眯眯的,啥事都能替俺想到、啥事都操心。”提起贺敬刚,叶修才就有说不完的话。
4年多前,叶修才的孙子早产花了20多万元,一家人因此致贫,后来儿子也离婚了。“借的钱还不上,俺老娘住的房子也成了危房,俺也没钱给翻盖,一想起来这事就难受。”叶修才抹着眼泪回忆说,贺敬刚驻村后,先是给了叶修才家3000元扶贫资金,“我买了几只羊,后来老贺又给俺老两口找了手工活,现在俺家一天能挣百十块钱。”
贺敬刚还帮叶修才治好了“心病”——为叶修才的老母亲田秀真的房子进行了危房改造。
“现在,俺再也不怕下大雨了。”91岁的田秀真站在自家翻盖一新的瓦房内,笑得合不拢嘴,“俺的房子没盖好之前,只要一下雨,敬刚就跑俺家来看看,就是自己的孩子也就这样了。”
贺敬刚在和贫困群众田秀真交流院落改造事宜
“老贺这个人很热心,他打心眼里没有把咱们当成外人。”69岁的贫困户李其亮现在打零工,老伴帮人加工衣服,老两口的活儿都是贺敬刚给他们找的,“俺老两口现在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
在农村,群众都比较注重辈分,除了宗族辈分外,还有年龄辈分,但是贺敬刚在竹园村却是个“例外”——无论是叶修才的老伴,还是李其亮的老伴,按年龄来算,都应该长贺敬刚一辈,但她们却让贺敬刚喊她们嫂子,因为她们觉得贺敬刚没有把她们当外人,她们也不能生分。
“老贺对俺的好,俺是记心里了,他现在一学期资助俺闺女3000块钱学费。”53岁的贫困户李其刚提起贺敬刚便竖大拇指。他说,贺敬刚总共资助了他们村4名高中生,“老贺说要资助孩子到大学毕业。”
贺敬刚将每学期资助的3000元钱交给贫困学子
据虞城县刘店乡党委书记张自立介绍,驻村以来,贺敬刚注重贫困户可持续性增收,各项工作领先,群众满意度高。今年3月,贺敬刚被虞城县委、县政府评为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优秀驻村队员。
“驻村扶贫工作必须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从小事做起,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把群众当成自家人,只有和群众心贴心,群众才会把你当成一家人。”贺敬刚说。
责任编辑:李德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