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重要指导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组织了“水精灵”防汛抗旱服务队。本团队共有19名成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初步以了解黄河环境对黄河水患的影响为主要目的,对开封段黄河进行实地调查。 从古至今,黄河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成为黄河发生水患的主要原因。近2000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植被不断遭到破坏。1950年以来,河流的开发,会影响到其携沙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猛增,河川径流量减少,进而导致黄河河道萎缩,泄洪能力减弱,发生洪水。而且近二三十年黄河连年发生断流,其原因不外乎以下3个方面:一是工、农业生产发展快,需水量激增;二是气候干旱少雨,径流量明显减少;三是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断流的形成。 7月9日早上8点钟,团队集合完毕,一同乘坐公交车前往开封段黄河柳园口闸口处,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柳园口闸管处副处长袁侨,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闸口的相关设施,为我们讲解了设备的工作方式以及黄河的一些基本情况,而我们也借此机会向他询问了周边黄河环境对水患的影响。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面前的闸口是会定期进行清理,积攒垃圾属于正常现象,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从上游沿黄河流下来的东西非常多,除了日常垃圾以外,微量元素例如钠元素的污染,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加重黄河的险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袁副处长的讲解十分全面,耐心地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 经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对黄河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意识到了黄河的污染现象对于黄河水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宣传防汛抗旱的同时,环境保护的宣传这一环节也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仍需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