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韩琦 | 学校 | 河南大学 | 稿件类型 | 杂文 | 标题 | 小14杂论 | 投稿内容 | 小14杂论:$
溜达在展文区,看着学长学姐写着自己刚或正在或将要经历的场景,不禁萌发了些许感慨。无论是那个黑色或红色的六月,还是填报志愿初的纠结与最终的孤独一掷,亦或是初来乍到的肆无忌惮和初经世事的小心翼翼,更或是几年之后的重新认知和勃发考研的满腔壮志,似乎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途径经历着相同的成长。
慢慢地,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大学的生活方式归咎起来其实并没有几种,学霸等学习型人才有之,“万人迷”等交际式能手亦有之,又或者二者兼得的非人类神奇存在,但是更多的却是像我们一样的凡人。学期初立志当学霸、拿全额奖学金,会在教室、图书馆以及各式阅览室中流连忘返;继而三个月后,开始各种沉默消极、心不在焉,主战场也战略转移到了军区后方,宅在寝室泡剧打LOL;最后两个月又开始追悔莫及、望书兴叹,秉承着百考过为大的理念惴惴不安地参加期末考。一步步的,这似乎成了当今大学生的一个十分严重的趋势了。而对此,竟让我们无计可施……
其实,并不是说大家都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闲人,更多的是因为随波逐流、疲于奔波。感觉有句话说的很对,上了大学的中国学生,就像是刚脱了缰绳的驴。很白话却又很有涵义,引人思考。记得看过的一个说说里讲到:别让你的大学对不起你的高三。看过之后就呆了,是啊,高三累归累,但是却充实而丰满的,而到了大学之后呢。单调而懒散的惰性也许会是每个人的本性,但如何把控好这个度却又因人而异了,只要肯付出一切皆有可能,这始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来到大学,来到河大,算起来也已经一月半有余了,仔细想想一个月的收获与损失,还是有很深感慨的。首先,结识了许多新的小伙伴,感情尽管还不深,却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着实让我远离老友的心得到了些许安慰吧。室友的同撑一把伞,深夜的神同步安寝,似乎一切是那样的凑巧,其实却是大家各自的付出。其次,军训中得到的锻炼,尽管小14们都是些龙太子、小龙女,接连作法使得阴雨连绵,但是在跟教官相处的几天里依稀领略到了军人不一样的不是表面的伪装就能有的人格魅力。还有一点我也印象深刻了,十一回家的人流。初次赶在节假日乘车回家,一到车站我也是醉了,黑压压的一片,原本就不大的车站里硬是挤进来容量几倍的思乡人。原来想家的人这么多,其实大家都懂,外面再好也不会有自己的家好的。
转眼到了现在,上课也已经好几周了,早晨也开始跑操了。一切的生活也开始慢慢地步入正轨了,不像高中那种单调却又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大学的生活更多的有你自己来掌控,只要你想,什么颜色都是可以的。不管怎么说吧,生活渐渐地也开始丰富而又规律起来了吧,但始终会觉得有些许空虚,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也许是少了那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吧,似乎已经熟悉有他们的日子,现在总会觉得干什么都有他们的影子,会习惯性地在新班里的每个人身上寻找曾今他们的模样,也许是时间还短自己还不适应的原因吧。
对于理科生的我来说,专业平台课也成了一种挑战。政治经济学、会计学,面对他们不自觉地总会有一种呵呵的感觉,这难道是对我的讽刺麽。但仔细想想,是啊,无论怎样,都还是要认真学好的。只可惜我们已经没有了高中那个絮絮叨叨的峰哥,那个亲密无间的冉姐,那个常被我们调戏的老余了,那我的课还能学好麽!忽然觉得,曾经最讨厌的物理老师也变得那么令人想念、那么可爱了。
大一的孩子,很多,也许也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与疑虑。无论你是有多么多么的不适应,无论你是不适应上课的方式,还是开封的天气,更无论你是不甘上所非211、985,还是感觉选错了专业,但你要记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学已经开始,除了征服它,你别无选择! | | 进入专题 |
|
|